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相聚星城--中华医学会2023年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博联众科专题会成功召开
相聚星城--中华医学会2023年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博联众科专题会成功召开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28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于2023年9月21日-2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围绕“客观、底蕴、普惠、精取,一起强大,从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的主题,将发展目标放在从主观评价的...

点击详情

2023

9.26
  • 脑卒中患者脑氧饱和度监测与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损伤所致的急性、局灶神经功能损伤,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5%,与痴呆发展、认知能力下降、再次中风等神经功能损伤联系更加紧密[1]。围术期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经历手术带来的二次脑打击后,更容易发生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neurocognitivedisorders,PND)。PND包括术前和术后12个月内发生的所有围手术期认知功能改变,包括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POD)术后认...

    点击详情

    2024

    12.3
  • 局部脑氧饱和度基线值的临床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监测术中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在临床越来越普及。既往研究多关注rSO2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实时反映脑氧供需状态。近来研究发现rSO2基线值(B-rSO2)常以患者清醒状态下吸入空气时平均rSO2作为(B-rSO2)不仅是定义脑氧去饱和的阈值,还可反映患者术前心肺功能状态[1],且有可能成为不良预后的有力预测因子[2]。本文将从B-rSO2的临床应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注释:博联众科MOC系列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参数“BL”...

    点击详情

    2024

    11.21
  • NIRS脑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麻醉作为外科手术的基础环节之一,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步骤,但其麻醉药物的应用可影响机体血压水平,导致脑组织缺氧,严重程度下可造成脑组织损伤,对手术安全及患者预后均构成了较大威胁。脑氧饱和度多用于术中大脑缺氧状态的监测,其参数可反映脑细胞的含氧量,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术中吸氧浓度的及时调整,进而预防脑损伤的发生。因此,积极监测患者的围术期脑氧饱和度,是避免术中大脑缺氧的有效方式。脑氧饱和度(cerebraloxygensaturation,rSO2)是反映人体脑细...

    点击详情

    2024

    11.21
  • 【指南共识】新共识发布!《体外膜氧合脑监测中国专家共识》

    NEW指南共识近日,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组成牵头单位,联合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专家钱招昕、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湖南省重症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长沙410008;侯晓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北京100029,共同撰写了《体外膜氧合脑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在《中华医学杂志》2024年109卷第9期发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

    点击详情

    2024

    11.14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神经外科患者脑氧和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前言脑组织耗氧量巨大,成人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但安静状态下其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15%,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20%,据相关文献报道,缺血缺氧在脑损伤致死的人群中的比例高达90%。在临床工作中,为了实现脑保护,急需能够实时准确监测脑组织血运和氧合状况的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检测技术。它可以测量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O2),以评估脑组织氧合状况。本文就其监测的原理以及在神经外科脑氧和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的基本原...

    点击详情

    2024

    11.1
  • 心脏瓣膜手术中低脑氧发生情况及其对早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中低脑氧发生情况及其对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择期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190例。术中监测患者双侧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定义患者术中出现rSO2<55%持续5min为低脑氧事件,根据是否发生低脑氧事件分为低脑氧组(L组)和正常脑氧组(N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低脑氧的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纳入患者中有99例发生了低脑氧,在发生低脑氧的患者中,73例患者发生于CP...

    点击详情

    2024

    10.30
  • 红外线血管显像仪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

    红外线血管显像仪是一种运用红外线成像技术,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和显示体内血管结构的医疗设备。它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和麻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外线血管显像仪的工作原理:1.红外光发射:设备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患者的皮肤。红外光能够穿透皮肤和软组织,照射到血管。2.信号反射:不同血液成分(如氧合血和脱氧血)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存在差异。氧合血会吸收更多的红外光,因此在成像时形成更清晰的反差。3.成像处理:反射回来的光信号通过设备内的传感器接收,经过内置计算...

    点击详情

    2024

    9.29
  • 红外线血管显像仪的临床应用及具体操作流程

    红外线血管显像仪利用了红外线的光学特性和人体血管与周围组织对红外线吸收和反射的差异来实现血管的可视化。人体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对红外线的吸收能力较强,而周围组织对红外线的吸收相对较弱。当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皮肤表面时,穿过皮肤的红外线会被血管中的血液吸收一部分,从而导致从血管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强度低于周围组织。显像仪中的传感器接收这些反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复杂的图像处理算法,这些电信号被进一步处理和分析,最终以清晰的图像形式显示出皮下血管的分布和走向。红外线血管显像仪的...

    点击详情

    2024

    7.30
共 41 条记录,当前 2 / 6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联系方式

邮箱:Grace.Chen@blztech.com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信路11号武汉留学生创业园C4166
咨询热线

86-027-65520255

(周一至周日9:00-19:00)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浏览
博联众科(武汉)科技有限公司©2025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15014901号-6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sitemap.xml